当前位置: 沃百科 > 文化百科 > 历史风云 > 正文

左宗棠收复新疆(一)新疆的历史演变

更新日期:2022-09-25  浏览量:

导读要想了解晚清新疆的局势,需要先了解一下新疆的历史演变过程,那么,塞外这片土地是如何由西域变成新疆的?又是如何从信仰佛教变成信仰伊斯兰教的?...

要想了解晚清新疆的局势,需要先了解一下新疆的历史演变过程,那么,塞外这片土地是如何由西域变成新疆的?又是如何从信仰佛教变成信仰伊斯兰教的?

中原王朝对新疆的控制历史

在战国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一直不断的侵犯着中原各国,匈奴是北方大草原的强者,燕赵秦等国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来修筑长城,以防止匈奴的侵犯。在当时的大草原上还有另外一个强大的部落叫月氏,月氏被匈奴击败以后逃到了西域,在西域建立了大月氏国。

左宗棠收复新疆(一)新疆的历史演变

西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新疆,汉朝建国初期由于国力不足,汉朝跟匈奴采取纳共和亲的方式来寻求稳定。即使这样,匈奴还是频繁的入侵,汉朝的百姓深受其害。

经过了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力已经强大,汉武帝决定反击匈奴,汉武帝知道大月氏和匈奴是世仇,就派张骞出塞前去跟大月氏联盟一起夹击匈奴。

张骞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西域,就是中原王朝第一次踏入西域这片土地,大月氏不敢跟匈奴为敌,张骞联合大月氏的目的没有达成,但是他却发现了这条从河西走廊到达西域的通路。后来汉朝又多次派出使节到达西域各国,想要形成联盟,但是西域各国害怕匈奴,经常截杀汉朝的使者。

随着汉朝国力越来越强盛,汉武帝先是控制了河西走廊,掌握了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在公元前60年,汉朝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力量控制了西域,西域的三十六国都臣服于汉朝。汉朝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府,把西域纳入中国版图,开始进行管辖。

由于西域特殊的地理位置,拥有了西域对中原王朝的意义非常重大。从战略上来说,如果西域被草原的游牧民族所控制,游牧民族就可以从西域绕过长城,直接攻击到中原王朝。如果中原王朝控制了西域,就可以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形成战略威胁。

从经济上来说,西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道,拥有了西域,中国就拥有了和世界交流的通道。所以,汉武帝把西域纳入中国版图,对中国来说意义深远。

可惜,从王莽篡汉开始,中原局势就开始不稳,匈奴趁机攻打汉朝,在西域的驻军,到了东汉时期,汉朝也是国力衰弱,无力支援西域,最终匈奴攻占了西域,西域的小国也都臣服于了匈奴。

一直到了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中原王朝才慢慢夺回了对西域的控制。曹魏政权设立了西域长史府。

左宗棠收复新疆(一)新疆的历史演变

之后,中原王朝一直不稳定,战乱不断,所以对于西域的控制时断时续,一直到了唐朝才又开始对西域进行有效的控制。

公元640年,唐太宗李世民设置了安西都护府,西域处于稳定的控制之中。到了公元755年,发生安史之乱,唐朝在西域的军队都被调回了中原勤王。趁着军力空虚,吐蕃攻占了西域。到了宋朝,宋朝的军事力量连河西走廊都无法有效控制,更别说西域了。

左宗棠收复新疆(一)新疆的历史演变

在蒙元时期,西域的大部分地区都是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仅仅在哈密设置了哈密卫,对西域的控制力有限,到了15 13年,哈密被吐鲁番汗国吞并,明朝放弃了哈密卫。到了清朝,准噶尔蒙古的势力开始在西域崛起,并且不断的向中原扩张。

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人不断对西域用兵,到了1759年,清军彻底平定了准噶尔和大小和卓叛乱,西域终于再一次全部回到了中原政权手里,西域被乾隆改名为新疆。

为什么要改名?乾隆皇帝是经过与大臣充分讨论的,西域这个名字总让人感到是中原之外的地方,让中原王朝的人对他轻视,改名为新疆,寓意着中原新的疆土,从名字上就能感觉到新疆是中原的一部分,这样能够更好的和中原民族相融合。

清朝对新疆的治理政策也符合这个名字,清朝设立伊犁将军,全面管理新疆地区,并且让汉族居民进入新疆,实现民族融合。

左宗棠收复新疆(一)新疆的历史演变

从新疆的历史可以看出,自从汉朝第一次把新疆纳入中国版图,中原对新疆的控制力一直是断断续续,在中原大一统国力强盛的时候,对新疆的控制力就会强力而有效,在中原王朝国力衰弱的时候,就会失去对新疆的控制。

到了清朝的乾隆时期拿回新疆的控制权,距离上一次唐朝安史之乱丢失控制权,已经正好过去了1000年。在这1000年中。西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宗教信仰的转变。

西域宗教历史的演变

在唐朝控制西域时,西域已经是一个千里佛国,各种佛洞和佛教寺庙遍布天山南北。但是到了清朝再次控制西域时,却发现这里已经没有了佛教寺庙和僧人,取而代之的是无数的清真寺,伊斯兰教已经成为了新疆的主要宗教。

在这1000年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公元9世纪中期,也是唐朝的晚期,草原上的回鹘汗国被黠戛斯汗国打败,回鹘的各个部落退出了大草原,进入了西域。回鹘就是现在维吾尔族的前身,其中一支回鹘部落迁徙到了天山北麓,以高昌为中心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

另一只回鹘部落进入中亚,扩张到了天山南麓的喀什,建立了喀喇汗王朝。西迁的两只回鹘人本来都信仰摩尼教。进入了新疆之后,由于佛教在当地的巨大影响,两只回鹘人大多数都改进信成佛教,这时的新疆被三股势力所占领,高昌回鹘、喀喇汗王朝和于阗王国。

左宗棠收复新疆(一)新疆的历史演变

此时的这三个王国都信仰佛教,在喀喇汗王朝的西南方挨着一个强大的波斯人政权萨曼王朝。

公元7世纪随着穆罕默德创建伊斯兰教,阿拉伯人崛起,阿拉伯人入侵了波斯国,伊斯兰教成为了古老波斯民族的国教,萨曼王朝的波斯人也都信仰的伊斯兰教。

公元9世纪中期以后,萨曼王朝向东扩张,对喀喇汗王朝发起战争,占领了喀拉汗王朝的大片领土。没过多久萨曼王朝发生了内讧,萨曼王朝的纳斯尔王子争夺王权失败,逃到了喀什噶尔。

奥古尔恰克是喀喇汗王朝第一任君主的儿子,他担任喀喇汗王朝的副汗。奥古尔恰克为了利用萨曼王朝的矛盾,不但允许纳斯尔王子避难,而且还任命他为阿图什地区的行政长官。奥古尔恰克本来是禁止伊斯兰教的,但是他为了笼络纳斯尔王子,就允许他建筑清真寺。

纳斯尔王子到阿图什地区不久就建筑了一座清真寺——阿图什大清真寺,这是新疆历史上的第一座伊斯兰教清真寺。从此开始,伊斯兰教在新疆开始生根传播。纳斯尔王子不仅建造了清真寺,还把喀喇汗王朝的一位王子萨图克发展成了伊斯兰教徒。萨图克本来是喀喇汗王朝大汗的儿子,但是他的继承权被剥夺,他与纳斯尔结识之后,想要依靠纳斯尔的力量夺回王位,他秘密加入了伊斯兰教。

萨图克和纳斯尔一起在喀喇汗王朝内传教。经过10多年的传教,在他们周围已经聚集了几百名穆斯林。公元910年,萨图克在中亚穆斯林的帮助下,依靠这支穆斯林武装发动政变,登上了喀喇汗王朝的汗位。在这之后,萨图克利用权力在喀喇汗王朝强制推行伊斯兰教。萨图克死了之后,他的儿子继续他的政策,用全力推行伊斯兰教。

在民间层面,喀喇汗王朝的人民接触了大量来自波斯和中亚的穆斯林商队,大量伊斯兰黄金时代的先进科学和文化也进入了新疆,喀喇汗王朝的百姓开始接受了伊斯兰文化。逐渐的喀喇汗王朝大多数人民都开始信仰伊斯兰教。公元960年,伊斯兰教被喀喇汗王朝奉为国教,喀喇汗王朝奉伊斯兰教为国教以后,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体制,对境内的佛教徒不断迫害。

两年后的962年,卡拉汗王朝的首都喀什卡尔佛教徒发起了一场反抗,喀喇汗政府进行了严厉的镇压,此时在新疆的另外两个王朝,高昌回鹘和于阗王国依然信仰佛教,于阗王国看不下去喀喇汗王朝对佛教徒的清洗,对喀什嘎尔的佛教徒给予了支持。而这时的喀喇汗王朝正向对外扩张,就借着这个理由向于阗王国发起了战争,于阗王国得到了同样信仰佛教的高昌回鹘和吐蕃国的支持。

经过8年的战争,于阗王国获得了初步胜利,占领了喀什嘎尔,在这之后的20年里,于阗王国和喀喇汗王朝的战争不断,最终,喀喇汗王朝又夺回了喀什噶尔。

喀喇汗王朝背后有中亚伊斯兰世界的支持,而于阗王国只能不断透支自己的国力。终于在公元1006年,喀喇汗王国彻底打败了于阗王国,从此开始,喀喇汗王国把伊斯兰教传播到于阗地区,毁灭了佛教文化,结束了佛教在这里的千年繁荣。

在喀喇汗王国跟于阗的战争中,由于高昌回鹘支持于阗,所以喀喇汗王国以此为理由,继续对高昌回鹘发起了战争。喀喇汗王朝和高昌回鹘本来都是回鹘人,现在由于信仰不同,开始了兄弟间的杀戮。

公元1017年,喀喇汗王朝攻入高昌回鹘境内,对自己的回鹘同胞展开了杀戮,并且大肆进行文化毁灭,佛洞中的佛像都被各种破坏。正当战争进行中,喀喇汗王朝的大汗艾哈迈德病情加重,喀喇汗王朝不得不撤军停战,高昌回绝得以保全。

在不久之后,喀喇汗王朝由于内部矛盾分裂为东西两个政权,陷入了内部的战,无力在对外发动战争。到此为止新疆地区的北疆主要是高昌回鹘,信仰佛教。南疆主要是喀喇汗王朝信仰伊斯兰教。

左宗棠收复新疆(一)新疆的历史演变

平静了一段时间之后,1124年,在宋朝和金国的夹击下,辽国即将灭亡,辽国的耶律大石率兵出走,在新疆建立了西辽。耶律大石的军队很强大,高昌回鹘等政权很快就臣服于西辽。

西辽开始继续西征攻击了喀喇汗王朝,并且击败了喀喇汗王朝的宗主国塞尔柱帝国。遏制了伊斯兰教在新疆的进一步传播。到了蒙古帝国崛起,1218年,西辽已经国力衰弱,无力抵抗蒙古大军,成吉思汗征服了新疆之后,把新疆分封给了他的次子察合台,建立的察合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前期对各种宗教一视同仁,不强行推行任何宗教。在这时的新疆地区佛教和伊斯兰教共存。

但是到了1353年,察合台的后代秃忽鲁帖木儿汗接受了伊斯兰教,他改变了了祖先制定的宗教政策,强迫蒙古王公大臣皈依伊斯兰教。然后在全汗境内强制推行伊斯兰教。

佛教徒强烈的反抗,举行了暴动,秃忽鲁帖木儿汗派兵镇压暴动。库车、吐鲁番、哈密等地的佛教徒接连被信仰了穆斯林的士兵清洗,被清洗的地方都对佛教文化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察合台汗国还出台法律,如果不信奉伊斯兰教,就会被处以严厉的刑罚,甚至处死。

在这种逼迫下,伊斯兰教彻底将佛教排挤出去。经过了6个多世纪的传播,到了16世纪初,新疆被彻底伊斯兰化。

湘江之畔托付家国大任

1850年1月的某一天,湖南长沙的湘江之畔,一艘远道而来的官船停靠在朱张渡口,船上坐的是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他在等待一个人的到来。两个多月前,65岁的云贵总督林则徐因为生病辞去官职,要返乡回家养病,他坐船回家乡的路上特意路过长沙,到了长沙之后他并没有下船。

左宗棠收复新疆(一)新疆的历史演变

长沙的大小官员都来到渡口,想要请求拜见林则徐,林则徐拒绝接见湖南的所有官员,却派人去请一位37岁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就是左宗棠,这时的左宗棠只是一个举人身份,没有任何官职,左宗棠知道后立刻前往,林则徐是他非常佩服的前辈。左宗棠见到林则徐

左宗棠:晚辈对大人心目已久,今日得见晚辈,真是三生有幸。

林则徐:胡润之多次向老夫夸赞你,今日一见果然是旷世奇才。

一个是年逾花甲,名满天下的封疆大吏,一个是年近不惑的落魄举人,两人把酒临风泛舟洞庭天文地理上下古今,越谈越投机。谈到林则徐被贬的地方新疆。

林则徐说:许多人都以为新疆是荒芜之地,其实大错特错了,那里水草丰美,尤其伊犁九城更是塞上江南。但是新疆屯政还是不够,以至于卧饶之地并不富强,如果能在南八城兴修水利、广种水稻,新疆的富饶程度都不会输于东南。

左宗棠对新疆也有研究,左宗棠说:晚辈以为新疆最大的问题在于体制不合。自从乾隆朝以来,新疆一直实行的都是军府制。治军的官多,治民的官少,以至于民政不休。不知道朝廷为何不在那里建立行省,像内地一样,这样岂不更有利于发展。

林则徐连连赞叹说道:你竟有如此高见,真是了不得。老夫在新疆这几年也在思考建省的事情,真是想不到遥遥数千里竟有如此知己。

两人越聊越深入,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起来,两人竟然畅谈了一宿。

林则徐拿出一个珍藏的箱子交到左宗棠手上说:这是老夫在新疆积累的资料,包括地理、边防、舆图以及俄罗斯动态。海疆有英夷为患,西北则有俄罗斯虎视眈眈,俄罗斯贪得无厌,已经吞并若干小国,如今又陈兵边界,窥我大好河山,老夫已经老了,虽有御俄之志,但已力不从心。这些年老夫一直在寻找可以托付大事之人,昨夜与季高畅谈,深信你是绝世奇才,今后西定边疆抗击俄人,这些资料或许会有些用处。

左宗棠收复新疆(一)新疆的历史演变

左宗棠接过箱子两眼有些湿润,恭恭敬敬的说道:大人之言,晚辈谨记在心,只是晚辈不过是一介寒儒,有大志恐难有用武之地。

林则徐握住左宗棠的手说道:昨夜与季高畅谈,依老夫多年的阅历看来,如今民生艰难,怕不久就会生出大乱,那时朝廷就会需要你这样的人出来效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希望你也能铭记在心。

左宗棠说:晚辈谨记大人教诲。

第一回结语

左宗棠和林则徐的这次见面是左宗棠第一次与新疆结缘,他也是接下了林文忠公交托的重担。在几个月之后林则徐就去世了。果然像林则徐预言的那样,在不久的将来全国生出大乱。

太平军、捻军、西北回军,战乱分歧,而且新疆除了境内势力作乱,更有浩罕汗国、英国、沙俄等势力的角逐,左宗棠的命运也被林则徐说中,在乱世中受到了朝廷的重用。

左宗棠被任命为陕甘总督,刚刚历经了5年平定陕甘回变,又开始了收复新疆之路。收复新疆注定是个艰难的过程,左宗棠会如何开始,且听下回分解。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