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沃百科 > 文化百科 > 历史风云 > 正文

左宗棠收复新疆(三)英俄帝国主义支持势力祸乱新疆

更新日期:2022-11-08  浏览量:

导读在19世纪初期,英国和俄国结成同盟,他们从海上和陆上两面夹击法国,法国受不了两线作战,最终战败。法国失败之后,英国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俄国和英国也进入了短暂的蜜月期,俄国...

在19世纪初期,英国和俄国结成同盟,他们从海上和陆上两面夹击法国,法国受不了两线作战,最终战败。法国失败之后,英国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俄国和英国也进入了短暂的蜜月期,俄国趁机吸收了大量,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文化,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俄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开始进入了工业文明的国家。

俄国进入工业文明之后,他最需要的就是要找到一个不冻港,他要参与到世界的贸易之中,于是俄国计划南下,他想从地中海或者从印度洋打开一条通路。在这个计划之下,俄国开始进攻土耳其和波斯。

英国发现了俄国想要出海的想法,他发现俄国盯上的海上交通线,居然是英国到印度的海上交通线。当时的英属印度对英国来说是最重要的一块殖民地,所以英国到印度的交通线,那是英国人的命脉,英国是绝对不允许这条交通线受到任何的威胁,英国就要阻拦俄国的行动。

而俄国想要发展壮大,他就必须要有一个南下的出海口,这样他才能展开全球的贸易,而这个南下的出海口,必然会指向地中海或者指向印度洋。就这样,英国和俄国的蜜月期也就结束了,英国开始干预俄国对土耳其和波斯的战争。从一开始英国只是发出警告,俄国在不断的克制,到最终,终于爆发了英国和俄国的直接战争。

1853年,英国和俄国在克里米亚全面开战,战争打了三年,最终俄国惨败,可是英国的损失也很大,不过英国达到了他的战略目的,他彻底堵住了俄国接近海洋的目标。俄国在被打败之后,打通地中海路线的计划失败了,他只能往中亚发展,俄国开始攻击中亚的国家。他想在中亚开发市场,最理想的当然是能在中亚打通到南海,找到在南海的港口,英国发现俄国的这个动作之后,他发现俄国如果打通了中亚,那在陆地上就能直接威胁到印度了,英国必须再次采取措施。

英俄克里米亚战争

英俄克里米亚战争

但是中亚的位置跟黑海边上不一样,在黑海英国可以找到很多的同盟国,他可以联合同盟国一起去对付俄国,可是在遥远的中亚,没有盟友愿意到这么远的地方来参加这样一场战争,所以英国必须独自面对俄国人的南下,这时的中亚国家成为了俄国的打击目标。

1864年,俄国开始对浩罕汗国入侵,1865年,俄国攻下了浩罕汗国北部的重镇塔什干。当俄国拿下塔什干以后,英国越来越感到焦虑。但是,由于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巨大损失,英国社会反对战争的情绪也很浓烈,英国人在短期内不会再支持英国政府在遥远的中亚再和俄国进行一场战争。所以,英国政府必须想其他办法。

他们要找到可以帮助他们挡住俄国南下的人。也是在1865年,就是俄国拿下塔什干的同一年,一个叫阿古柏的人,从浩罕汗国护送大和卓的后裔来到了新疆。阿古柏发展出了自己的势力,英国人通过与阿古柏的接触之后,觉得阿古柏好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于是英国开始考虑要不要支持阿古柏,让阿古柏成为抵抗俄国的缓冲地带。

阿古柏
阿古柏

那这个阿古柏又是什么情况呢?1820年,阿古柏出生在塔什干附近的一个村子里,塔什干当时属于浩罕汗国。阿古柏的家族是塔吉克人,他出生之后不久父母就离异了,他跟随母亲,母亲又改嫁,继父是个屠夫。几年之后他的母亲死了,阿古柏成为了孤儿流落街头。流落街头之后,因为阿古白长得好看,他就成为了一个娈童。阿古柏有一个同样好看的姐姐,这个姐姐后来嫁给了一位总督,然后他就被安排到了军队里边,做了一个小官。

当时浩罕汗国也是战乱不断,阿古柏在战争中立功,有了一定的地位。1864年,妥得璘策动了库车的叛乱,然后又攻陷了乌鲁木齐,乌鲁木齐的沦陷导致了新疆大乱,清廷辛苦维持的平静又被打破了,新疆大部分的城市都陷入了叛乱。柯尔克孜族首领思的克在穆斯林首领金相印的帮助下,占领了喀什噶尔。

但是当时喀什噶尔的附近,清军还修建了很多的军事堡垒,也叫喀什汉城。当时驻守喀什汉城的,是绿营将领何步云。何步云率领部队死守汉城,思的克和金相印进攻了多次,都攻打不下来。这时思的克发现喀什噶尔的居民,居然都不参加他的叛乱,为什么呢,因为斯蒂克是柯尔克孜族,所以他的号召力不够,号召不了喀什噶尔的居民。

十九世纪后期驻防喀什噶尔的清军
十九世纪后期驻防喀什噶尔的清军

这些居民,如果反过来帮助喀什汉城里的清军,那思的克的处境可就难办了。为了自己的正统性,思的克想到唯一的办法就是去请出白山派大和卓的后裔。只有和卓家族才能代表统治的正统性,他想把和卓家族的后裔请回来,利用他当傀儡实现自己的统治。

这时大和卓的后裔是张格尔的后代布素鲁克,布素鲁克正在浩罕汗国。于是思的克派出金相印到浩罕汗国去请布素鲁克回到喀什噶尔,新疆发生动乱,浩罕汗国当然想插上一脚。于是浩罕汗国派阿古柏,带领50个骑兵,护送布素鲁克来到喀什噶尔。

思的克的判断是正确的,布素鲁克是个比较平庸的人,他完全可以控制,但是他没有想到,护送他来的这个阿古柏,才是个真正厉害的角色。

阿古柏一到喀什噶尔,就到处拜访这里的浩罕商人,他也拜访当地的宗教领袖,也拜访当地的部落首领。阿古柏从小生长的环境,就让他练就了察言观色接人待物的本领,而且他在浩罕汗国中,经历了多次的政治斗争,他的交际能力,远远超出了思的克的水平。

当思的克以为,他已经完全操纵了布素鲁克,总揽了所有大权的时候,他忽然发现,所有的贵族和宗教领袖,都对阿古柏言听计从。布素鲁克确实已经变成了傀儡,但是那个能发号施令的人,居然不是自己,而是阿古柏。就连思的克手下的人,很多都已经站到了阿古柏一边。思的克这才发现大事不妙,他赶紧带着自己的亲信逃回了老家。

思的克跑了之后,阿古柏彻底占领了喀什噶尔,他有了自己的根据地。这时的阿古柏没有多少兵力,他只是依靠和卓后裔布素鲁克的身份,聚集了很多乌合之众一共一千多人。阿古柏带着这一千多人,来攻打喀什汉城,喀什汉城里面现在还有两千多守军,这两千多人可都是职业军人。那阿古柏为什么敢来呢,因为他情报功夫做得好,他听说清军已经断粮很久了,他想冒险一下看看,能不能捡到一个便宜,试试看能不能把清军给吓住。

这时候喀什汉城的守军,士气已经非常低落了。大家都听说了,新疆大部分地方都已经发生叛乱了,不会有人来救援他们,而且他们已经断粮了,城已经没法守了,突围也没有地方可以去,因为大部分城市都沦陷了,所以城里弥漫着一股绝望的气息。如果要是其他叛军来攻打的话,清军一定会死战到底,因为横竖都是一个死。

可是来的是阿古柏,阿古柏并没有想硬打,他先把城给围起来,然后给清军开出条件,他说如果城里的清军愿意,改信伊斯兰教加入他的队伍,他不仅会保证清军和家属的安全,而且会让他们得到重用。这个消息传到城里以后,清军看到了一线生机,本来是必死无疑的局面,也就是阿古柏才能给出这样的条件,其他的穆斯林叛军,肯定都是要赶尽杀绝的。

这时喀什汉城的领导人是参赞大臣奎英和守将何步云,奎英不愿意与贼共舞,但是他也不阻止手下士兵投降,奎英带着全家自尽。何步云带着守军投降阿古柏,阿古柏的这次冒险,不仅仅获得了大量的武器弹药,而且由于这批清军的加入,他的实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然后他又派人带着大量的金钱回到浩罕汗国,要从浩罕汗国招募更多的人来参加他的队伍。这时的浩罕汗国正好被俄国打的大败,俄国想要赶尽杀绝,大量的浩罕军都涌入了新疆,来投靠阿古柏,阿古柏的实力得到了飞速的增长。喀什噶尔几乎随处都可见浩罕人,阿古柏也成立了哲德沙尔汗国。他立布素鲁克为名义上的最高领袖,自己总揽了所有大权。

这时的新疆,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被叛军攻陷了,只有部分城镇还有清军和民团在抵抗。这时的叛军主要分为三股势力,一股是占领了北疆的妥得璘,一股是在南疆的阿古柏,还有一股是占领了中部地区的热西丁。这三股势力为了各自的利益,展开了穆斯林内部的对战。中部的热西丁,正在召集大军前来讨伐阿古柏,这个热西丁又是谁呢?

热西丁和卓是黑山派的后裔,生活在库车。在库车,热西丁和卓是绝对的最高精神领袖,新疆的叛乱就是在库车打响的第一枪,为什么选择在库车打响第一枪呢?因为库车是战略要地,是南疆和北疆的交通命门。其次由库车向北,可以截断伊犁和乌鲁木齐的联系,这样就能阻断伊犁和乌鲁木齐守军相互的支援。

妥得璘就联合了热西丁、妥得璘派出了经过训练的穆斯林叛军,还提供了沙俄的武器。热西丁提供了当地力量的支持,一起发生了叛乱。库车叛乱成功之后,热西丁和妥得璘意见不合,妥得璘的部下想要率兵北上支援北疆的叛乱,热西丁想要发兵进攻南疆,他想成为南疆和中亚的统治者,争论了半天之后最后分道扬镳,各干各的。

攻下库车城的第三天,热西丁就宣布成立伊斯兰国,自称哈里发,他派他的堂叔包尔汉率领一支队伍,南下去进攻乌什和阿克苏。而妥得璘这边呢,很快他就跟索焕章一起攻下了乌鲁木齐,妥得璘宣布成立清真国自封为清真王。然后就是他们不断的攻城略地,清军被迫防守,被攻陷的城池人民都惨遭迫害。一片乱战之后,新疆北部的大部分城市,都已经在妥得璘的手里了,新疆中部大部分的城市,都已经在热西丁手里了,南疆的叶尔羌已经是热西丁的地盘了。

热西丁决定出兵喀什噶尔,干掉阿古柏这个外来户。在他看来,阿古柏一个娈童出身的人,有什么资格跟他这个和卓之后,来争夺南疆。热西丁派出他最有能力的大将加马力丁,带着7万多人的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往南疆,去进攻阿古柏。阿古柏和热西丁的大军,在英吉沙尔相遇,虽然热西丁是有7万大军,但是他的大军基本上都是民兵,以他的信徒为主力,其他都是他抓来的农民。而阿古柏的军队虽然只有1万多人,但都是浩罕汗国的职业军人,而且还有柯尔克孜族的骑兵,全部都是精锐。毫无悬念的阿古柏大获全胜,热西丁派出的大军惨败,这也让阿古柏名声大震,来投奔阿古柏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时候,阿古柏和布素鲁克之间也发生了矛盾,布素鲁克已经无法满足只当一个傀儡了,他可是白山派的后裔。他认为现在的一切胜利,都是靠他的影响力才能做到的,他要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阿古柏打了胜仗之后,立刻开始进攻和阗,和阗是在南疆最后一个重镇,很快阿古柏又获得了胜利,成功占领了和阗。在阿古柏从和阗回到喀什噶尔的路上,布素鲁克终于忍不住了,他决定向阿古柏动手了,他用了最狠的一招,他趁着阿古柏还没回来发动了政变,占领了喀什噶尔。布素鲁克凭借着自己是宗教领袖的身份,宣布阿古柏是异教徒,不过出乎他意料的是,他并没有得到其他宗教人士的支持,因为阿古柏早就给阿訇们更大的权力,阿訇们不愿意再接受布素鲁克这个名义上的宗教领袖控制了。

阿古柏的军队回来以后,对喀什噶尔展开了围城。处于尴尬位置的布素鲁克,被迫放弃了“汗位”,说是到麦加去朝圣,实际上是被流放的是被剥夺了权力。阿古柏度过了这次危机,实现了独掌大权。这时候的阿古柏虽然完全占领了南疆,但是,他要想从南疆北上攻打其他的割据势力,他的实力还是不够的,毕竟新疆各个城池之间的距离太远了,靠他现有的武器装备,要攻下一座坚固的城池,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到的,如果选择长时间围城的话,就需要强大的后勤保障,不要说阿古柏,当初有全国做为支撑的清军,都为后勤头疼,刚刚开始经营的阿古柏就更做不到了。

谁知道就在这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幸福,砸到了阿古柏身上,英国人找到阿古柏,要给他提供当时西方最先进的武器,而且居然都是免费提供。在新疆的战场上有三股势力:妥得璘、热西丁和阿古柏。他们的背后,还有英国和俄国的力量在暗中操纵,俄国因为割去中国44万平方公里土地时,已经跟清廷签订了停战协议,所以俄国暂时不能直接出兵,而且俄国也担心直接出兵怕激怒英国,但是俄国仍然支持他的老朋友们南下。

他的老朋友们当然就是妥得璘和热西丁,所以妥得璘和热西丁,可以算作是俄国能够利用的势力。但是,阿古柏从一开始就属于俄国的敌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阿古柏从浩罕汗国来,这些年俄国一直在侵犯浩罕汗国,很多投奔阿古柏的浩罕国军人,都是因为被俄军打败了才来的,他们和俄国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对于英国来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支持阿古柏是必然的选择,而且从地理位置上来说,阿古柏占领的是南疆,距离英属印度更近,正好可以帮助他们抵御俄国势力南下,所以英国就开始支持阿古柏,给他提供大量免费的武器。有了英国人提供的武器,阿古柏立刻北上,利用英国人提供的新式步枪和火炮,很快阿古柏就打败了热西丁的势力,赢得了新疆中部的城市。

他把库车,阿克苏和乌什一带,都化为了自己的地盘。阿古柏占领了新疆中部之后,一下子改变了新疆的战局,俄国也生气了,因为大家因为大家心知肚明,热西丁是俄国的势力,俄国一方面支持妥得璘,集结了数万大军,准备夺回新疆中部,一方面,俄国自己也在集结军队打算直接出兵,帮助妥得璘一起来进攻阿古柏。不过在是否直接出兵这件事情上,俄国内部也发生了分歧,虽然他们打的是阿古柏,但是事实上是入侵了中国的领土,俄国的稳健派担心,这会同时激怒清政府和英国,但是强硬派却认为,清政府早已失去了,对这块土地的控制权,最多也就是发发牢骚而已,根本无力干涉。至于英国人,他们认为,英国人也没有力量,把军队投放到这么远的战场来。

可是稳健派却说涉及到印度的安全,英国肯定不会坐视不管,如果英国也直接出兵,事情就麻烦了。最后强硬派和稳健派,达成了一个折中的协议,他们决定,先派出一个使团来看看阿古柏的立场,试探一下能不能让阿古柏成为俄国的附庸。俄国的使团很快找到了阿古柏,在交谈中,阿古柏提出的条件是希望俄国人能够承认自己的政权合法性,允许自己拥有新疆中部的土地,劝阻妥得璘撤销正在筹备进攻的大军,他还想让俄国撤走喀什噶尔和浩罕国边境上的俄军主力。

阿古柏提出的这些条件,俄国显然都不能接受,双方并没有谈妥。虽然阿古柏什么让步都没有做出,但是俄国使团却认为这次交流很愉快,甚至他们对阿古柏产生了好感。他们认为阿古柏,是一个可以继续争取的人,所以说阿古柏在外交方面,真的是很有天赋。在送走了俄国人以后,阿古柏立刻跟英国结盟,他说自己完全臣服于英国女皇,完全听从于英国的号令,英国也非常高兴,愿意更加深度的来帮助阿古柏。

英国派出驻守北京的大清公使,开始展开了外交活动,他们要和清政府探讨一下,能不能让大清放弃南疆,在英俄之间建立一块缓冲地。英国人的理由是,反正这块地方已经落入他人之手了,在可以预测的未来,也看不出来大清有任何的可能,能收回这块地方,还不如顺水推舟,干脆承认阿古柏算了。让他成为大清名义上的附属国,至少在面子上好看一点,总比完全落入俄国人手里强。但是这个建议遭到了,清政府义正辞严的拒绝。恭亲王奕䜣明确的指出,新疆跟越南朝鲜不一样,新疆是大清固有的领土,虽然现在沦陷了,但是清军迟早会收回来的。

英国的这次外交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后来在这个问题上,英国又和清政府进行了多次的博弈。通过跟英国和俄国的外交,阿古柏也清醒的认识到,虽然英国人对他很好,但是也只不过把他当成一个棋子而已,他为了自己的生存,也只能暂时接受了这一切。对于阿古柏来说,不仅仅是在大国博弈中求生存的问题,还有一个更严重的挑战,就是如何获得宗教合法性的问题。

在废除了布素鲁克之后,他完全失去了宗教方面的正统性,无论是妥得璘还是热西丁,他们都是合法的宗教继承人,而他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宗教领袖。这个问题无论是他倒向英国,还是倒向俄国,甚至臣服大清,都是没有办法帮他解决的。

就在阿古柏为这个问题伤透脑筋的时候,一个人突然找上了他,告诉了他一个新的玩法,叫泛伊斯兰主义。有了这个玩法之后,就能帮助阿古柏名正言顺了,那这个泛伊斯兰主义是怎么做到的呢?且看下回分解。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