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沃百科 > 花草宠物 > 花草绿植 > 正文

赖葡萄的功效与作用_赖葡萄是苦瓜吗_赖葡萄(金铃子)介绍

更新日期:2022-07-22  浏览量:

导读癞葡萄(学名:Momordica charantia 'Abbreviata'),又名金铃子,是葫芦科苦瓜属苦瓜的栽培品种,原产于印度中部,医学上称山苦瓜,我国浙江一带称为"红娘"。经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癞葡萄含蛋白质15.03%,小分子多肽高达15%(以N计为2.2%),小分子多糖3.98%,皂甙3.1%,脂肪0.46%,粗纤维9.2%,维生素C0.56g/kg,钙1.0%,磷2.7g/kg,铁56mg/kg及17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高达6.99(g/100g),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份。...

赖葡萄介绍

1.赖葡萄简介

癞葡萄(学名:Momordica charantia 'Abbreviata'),又名金铃子,是葫芦科苦瓜属苦瓜的栽培品种,原产于印度中部,医学上称山苦瓜。一年或多年生宿根草质藤本植物,根长椭圆形或棱形,有纵纹,藤枝繁,蔓多,多分枝;叶对生,叶柄细,叶片膜质,上面绿色,背面淡绿色,裂片卵状长圆形,边缘具粗齿或有不规则小齿,叶脉掌状。雌雄同株。果型两头尖,中间粗,纺锤形、短圆锥形、长圆锥形及圆筒形等,表面长满瘤状物,柱头,膨大,种子盾形、淡黄色,外有鲜红色肉质组织包裹;种皮较硬而厚,有花纹。

癞葡萄在江南一带较常见,台州,温州一带称为"红娘",顾名思义:其外表惹人爱,其味道甜蜜。

赖葡萄图片

2.赖葡萄的形态特征

癞葡萄成熟果大如鸡蛋,果色由青到黄再转红,果肉血红甘甜。外形小巧玲珑,如工艺品,比较美观。既可食用又可赏观。癞葡萄的末端尖尖的,像个大萝卜,成熟的外皮是橘黄色的,食用部位是包裹种子的红色种皮,种子呈暗黄色,略带黑色小斑点;果皮长满疙瘩,很粗糙。成熟的癞葡萄是橘黄色,甜味;未长成的呈青色,皮呈酸味。

癞葡萄盛花盛果期,青绿的叶蔓覆盖高高的立架,缀满星星般黄花的立架下,大大小小、青、黄、红的果实,像一个个五颜六色的灯泡,错落有致地悬挂于空中,随风摆动,十分迷人。小果形如草莓,成熟果大如鸡蛋,果色由青到黄再转红,果肉血红甘甜。果壳外皮呈密密匝匝齿状,仿佛人工雕刻,如同小巧玲珑的工艺品,比较美观。既可食用又可赏观。

赖葡萄的形态特征

3.赖葡萄的历史由来

有人认为,赖葡萄是随着郑和下西洋来到我国的,因为船队中的文职人员费信回国后根据回忆,写了一本《星槎胜览》,他在“苏门答剌国”条目中写道:“其有一等瓜,皮若荔枝,如瓜大,未剖之时,甚臭如烂蒜,剖开如囊,味如酥油,香甜可口。”有的人就此认为这就是现在的赖葡萄。但是,大小像西瓜,果皮疙疙瘩瘩,气味如烂蒜,这怎么看怎么像榴莲啊。

因为赖葡萄和苦瓜一样,都是葫芦科苦瓜属植物。所以比较靠谱的说法是,赖葡萄与苦瓜相仿,原产地在非洲,后来引入到亚热带地区,在东亚、东南亚一带均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赖葡萄来到中国大致在宋元期间,因为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朱橚在他所著的《救荒本草》中,写道“锦荔枝又名癞葡萄,救饥时采黄熟者食瓤。”

《救荒本草》虽然没有《本草纲目》名头响亮,但它也很有地位,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以救荒为宗旨的农学、植物学专著。既然在《救荒本草》里,都已成成为了救荒食物,足以证明赖葡萄所属的葫芦科苦瓜属植物在当时已经开始种植。

明代时期,国人已经对这种外来植物有了深入了解。明代医药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描绘赖葡萄:“苦瓜原出南番,今闽广皆种之,五月下子,出苗引蔓,并如葡萄而小,七八月开小黄花,五瓣如碗形,结瓜长者四五寸,短者二三寸,青色,皮上痱瘭如癞及荔枝壳状,熟则黄自裂,内在红瓤裹子,瓤味甘可食,其子形如瓜子”。

《滇南本草》中,描述赖葡萄能“治丹火毒气,疔恶疮结毒,或遍身已成芝麻疔疮疼难忍。泻六经实火、清暑、益气、止渴。”《生生编》:“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清代的《随息居饮食谱》说它:“味甘性平,养血滋肝,润脾补肾。”可见赖葡萄的清热解毒,消火降火功效得到了普遍认证。

赖葡萄的营养价值

赖葡萄,营养一点也不“赖”,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维生素C、钙、铁、磷及17种氨基酸,这些营养物质可以调理我们的身体环境,平衡身体酸碱度。特别是对于身体处于发育期的孩子,赖葡萄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赖葡萄还含有葡萄糖、果糖、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等营养成分,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

经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癞葡萄含蛋白质15.03%,小分子多肽高达15%(以N计为2.2%),小分子多糖3.98%,皂甙3.1%,脂肪0.46%,粗纤维9.2%,维生素C0.56g/kg,钙1.0%,磷2.7g/kg,铁56mg/kg及17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高达6.99(g/100g),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份。

赖葡萄的营养价值

赖葡萄的功效与作用

肠胃消化能力弱,经常腹胀的人,赖葡萄中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力肠胃蠕动的作用;赖葡萄中含有一种叫做白藜芦醇的物质,这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有降低血液粘稠度,保持血液畅通的作用,还能抑制正常细胞的癌变,控制已癌变的细胞扩散,所以吃赖葡萄有防癌抗癌的作用。

赖葡萄中的维生素B有补血的作用;维生素A是人体所需的重要元素,它与视力关系紧密,当你看东西模糊的时候就说明体内缺乏维生素A了,但偏偏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导致维生素A缺乏成为普遍现象。赖葡萄中富含的维生素A,对缓解眼干眼涩眼疲劳效果很好。因为赖葡萄还有大量的维生素B12,所以抗贫血的作用也很强大,可以预防恶性贫血疾病。

赖葡萄很具有很多水果没有的技能——利胆,这是因为它有“秘密武器”——维生素P,这是仅有屈指可数的水果才有的哦。它能避免维生素C被氧化,防止瘀伤,预防牙龈出血,减少因为内耳疾病引起的头晕和浮肿等等。所以我们在吃赖葡萄的时候,可以把种子也一起吃掉,这样还有降低胃酸、防止呕吐的作用。

赖葡萄中的草酸含量很多,而草酸与食物中的钙容易结合,从而影响人体对改的吸收。假如把赖葡萄和含钙高的食物一起吃,比如豆腐、豆腐干、牛奶、奶酪、酸奶等,会变成不易被人体吸收的草酸钙,久而久之会导致尿路结石。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所以我们吃赖葡萄的时候,最好跟含钙高的食物间隔40分钟以上再吃。

赖葡萄的功效与作用

赖葡萄的食用禁忌

赖葡萄性寒,而脾胃喜暖怕凉,会刺激肠胃,所以肠胃不好、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吃。体质较差、怕冷等寒性体质的人,吃赖葡萄则会加重症状,导致腹痛胃疼,甚至腹泻,因此不可多吃,也不能天天食用。

很多孩子虽然喜欢赖葡萄,但因为他们肠胃功能较弱,食用过量会造成腹泻,以及食欲减弱,再加上小孩子本身自控力就差,所以也要尽量少吃;女性生理期不要食用赖葡萄,特别是寒性痛经的人,多吃会加重疼痛,导致气血凝滞,影响月经的顺畅。

赖葡萄中含有奎宁,而奎宁有刺激子宫的作用,会导致子宫收缩,甚至流产。所以有医生建议,孕妇不宜食用赖葡萄。不过赖葡萄中的奎宁含量并不大,不足以导致孕妇流产。不过安全起见,孕妇还是少吃赖葡萄为好。另外赖葡萄不耐储藏,一次不要购买很多,也不要一次摘下很多。

赖葡萄的维生素C含量非常丰富,而黄瓜中含有维生素C分解酶,两者同时食用,不仅口感不好,还会降低赖葡萄的营养价值;吃完赖葡萄也不要马上吃油腻食物,因为赖葡萄寒性很大,对肠胃不好的人本身就有一定负担,这时候油腻食物的到来,无异于“雪上加霜”,更容易造成腹痛腹泻了。

赖葡萄的食用禁忌

赖葡萄与苦瓜的区别

癞葡萄并非苦瓜,虽然两者成熟后都是橘黄色的。但癞葡萄嫩果是绿白色,成熟时呈白色,后熟果是黄红色,嫩果或老果均可食用。种皮较硬而厚,有花纹。长不超过2厘米。果实纺锤形,有瘤状凸起,成熟时橙黄色,味苦,瓤鲜红色,味甜。

中国最权威最全面的《中药大辞典》,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年版,苦瓜条目中,就把癞葡萄和苦瓜当成一种植物。中国古代重要典籍《救荒本草》,也把赖葡萄当成苦瓜的别名。成熟的赖葡萄,红的是能吃得瓤苦瓜味苦,是蔬菜,可凉拌或熟食。赖葡萄是水果,成熟时,瓤是红的,味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C。由于二者叶子和果实外形接近,所以不好区别。但作为蔬菜的苦瓜,较长条形;而赖葡萄较为团形。苦瓜只要成熟就可食用;而赖葡萄必须成熟才可食用,有的成熟后,果实会裂开,里面躺着无数鲜红的籽粒,绒绒地聚在一起。整个水果颜色非常艳丽,不由得令人馋涎欲滴。

苦瓜成熟之后,外壳也会变黄、籽仁也会变红,食之同样是甜味的。反之,赖葡萄未成熟之前,同样是苦的!由此可见,这二者同科同属,仅仅仅是品种上的差异,本质上还是没有太大的区别的,就像是大西瓜、小西瓜的差别差不多。一般来说,赖葡萄是北方的叫法,苦瓜是南方的土产。

癞葡萄的末端尖尖的,像个大萝卜,成熟的外皮是橘黄色的,食用部位是包裹种子的红色种皮,种子是暗黄色的,略带黑色小斑点。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长满疙瘩的皮,摸一摸,粗糙得很。成熟的癞葡萄是橘黄色的,非常甜;没成熟的则是青的,非常酸。(当然说的是种皮的味道)

赖葡萄与苦瓜的区别
赖葡萄

赖葡萄与苦瓜的区别
苦瓜

赖葡萄为什么现在很少见了

赖葡萄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农村的小院,金秋时节,夕阳透过树叶照射到成熟的赖葡萄上,反射出一层金色的光芒,让人馋涎欲滴。那时,孩子们每天都会仰着头,看哪颗赖葡萄熟了,就火急火燎地把它摘下来,掰开外皮慢慢享用。然而这几年它愈发地少见了,是什么原因呢?这主要是因为赖葡萄可食用的部位太少了,以市场经济的角度看,它的经济价值并不高。

而且现在水果品种丰富了,再加上外国水果的“大军压境”,人们的选择多了,赖葡萄只得节节败退;而且赖葡萄虽然与苦瓜是同一类植物,但不像苦瓜那样,可以作为夏季必不可少的蔬菜。在水果阵营中,可以替代赖葡萄的水果太多太多了。综上所述,这种不上不下的局势,最终造成了赖葡萄的没落。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