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山乌龟功能简介1.山乌龟主治疟疾,食物堆积,腹痛。2.山乌龟用途用于热毒疮疡、咽喉肿痛、牙銀肿痛、痄腮、瘰疬、毒蛇咬伤、风湿痹痛、腹痛、泻痢及咳嗽、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1.山乌龟主治
疟疾,食物堆积,腹痛。
2.山乌龟用途
用于热毒疮疡、咽喉肿痛、牙銀肿痛、痄腮、瘰疬、毒蛇咬伤、风湿痹痛、腹痛、泻痢及咳嗽、吐血、衄血、外伤出血等。现代临床多用于急性咽炎、腮腺炎、疖肿、毒蛇咬伤、风湿性关节炎、神经性皮炎等。
3.山乌龟禁忌
性寒,脾胃虚寒者禁用。具小毒,内服时需谨慎。
4.山乌龟性味与归经
味苦,性寒,有小毒,归胃经,归肺经,归肝经
5.山乌龟化学成分
山乌龟含金线吊乌龟碱、异汉防己碱、轮环藤宁碱、小檗胺、木防己碱、汉防己碱、罂粟碱、吗啡等。
山乌龟的毒性
块根有毒。在动物试验中,本种碘甲基化物可引起狗血压下降,心脏抑制、血管扩张等。
6.山乌龟药用部位
乾燥块根。
7.山乌龟产地
生于山谷、溪边、树林中,石缝及峭壁上。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贵州。
8.山乌龟性状
多年生草质藤本。全株无毛,粗糙块根呈不规则球状,外皮为褐色,上有许多疣状小乳突以及纵向凸起的皮孔,微弱气味,带苦味。茎呈紫红色,折断会流出红色汁液。叶为互生叶,阔叁角状叶缘圆滑。花为聚繖花序腋生,雌雄异株。
块根入药,称“白药子”,有散淤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等功效,治无名肿毒、腮腺炎、毒蛇咬伤、跌打肿痛、咽痛喉痹等。
用山乌龟配伍山药、白术、苍术、观音莲、马齿笕、木香、薏仁米、谷芽、麦芽、玉竹等药煎水内服,或直接采摘新鲜山乌龟去土渣,泡酒半月后服用,或用直接用干品打粉温水吞服。
用山乌龟鲜品捣汁配伍蜈蚣粉、蟾蜍皮粉、冰片、大青叶等调成糊状敷于伤患处,早、中、晚各一次,同事应用山乌龟干品配伍大血藤、忍冬藤、银花、地龙、蜈蚣、观音莲、紫草、紫花地丁、蒲公英、蛇倒退、白花蛇舌草等药煎水内服。
主要是应用山乌龟的鲜品捣汁涂擦患处,或用山乌龟的干品配伍金银花、大青叶、地肤子、蛇床子、地肤子、雷公藤、僵蚕等药打粉泡高度白酒20天后用药酒涂擦患处。
又称地不容。防己科,金藤属。为云南着名传统中草药。全世界约有50种,中国有30种,云南有18种。本属植物富含生物碱,有多种可药用。
在云南除滇东北、滇西南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常生长于石山,也常见栽培。草质落叶藤本,全株无毛,有硕大的扁球状块根,暗灰褐色,嫩枝梢肉质,紫红色,有白霜。块根含多量瑟法丹质和轮黄藤宁,能清热解毒、镇静、理气止痛。
本属植物富含生物碱,有多种可药用,块根含多量瑟法丹质和轮黄藤宁,能清热解毒、镇静、理气止痛。
医学科学部门还从山乌龟中撮出颅痛定、异可利定、光千金藤定碱、千金藤素等,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用途。
山乌龟在不同地区常作为不同药材的别名,也就是说,山乌龟存在着同名异物的现象,不同地区所指的山乌龟植物来源不同。对其原植物的考证,未见文献报道。本文对不同地的山乌龟塬植物进行了考证,便于区别应用。
据考证被称为山乌龟的药材,主要来源于防己科千金藤属的以下几种植物。
StephaniakwangsiansisH.S.Lo草质藤本。
块根扁球形,外皮灰褐色、粗糙,散生皮孔状小突起。叶片叁角状圆形或圆形,长宽近相等,纸质、全缘或角状粗齿,上面深色,下面苍白色,密覆小乳突。花序腋生,雌雄并株。核果球形,成熟时红色。花期4~5月,果期5~7月。块根入药。主产于广西,别名又称地不容,金不换。
S.cepharanthaHayataexyamamoto又称金钱吊乌龟,藤木,块根肥厚,长椭圆形,外皮暗褐色。茎基部木化,带紫色。叶互生、柄细长;叶片盾状着生,叁角状圆形,长宽近等,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白色。花雌雄异株,头状聚伞花序腋生。核果球形,熟时紫红色,根入药,称白药子。
S.japonica(Thunb.)Miers木质藤本。
块根圆柱形,外皮暗褐色。老茎木质化。叶互生、叶片盾状着生,近卵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白色,花雌雄异株,假伞花序腋生。核果球形,熟时红色。根或茎入药,称千金藤,主产于长江以南。《四川常用中草药》称山乌龟。《杭州药植志》称粉防己。金钱钓乌龟。《湖南药物志》称公老鼠藤、野桃草,爆竹消。《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称金钱吊青蛙,朝天药膏,合钹草,土番薯。
S.delavayiDiels草质藤本。
块根厚大,扁圆形,外皮粗糙,灰褐色,叶互生,具长柄,盾状着生,叶片近圆形,全缘,掌状脉7~9条,两面无毛,下面灰白色。花雌雄异株,暗红色,复伞花序腋生,花柄与叶柄近等长,核果圆形,熟时红色。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块根入药,称地不容。《全国中草药汇编》别称山乌龟、地乌龟、白地胆、荷叶暗梢。《云南中草药》称山乌龟,《昆明药植调查报告》称地乌龟。《云南中草药选》称金不换。《滇南本草图谱》称乌龟梢。《植物名实图考》称地芙蓉。《滇南本草图说》称地不荣,《唐本草》称解毒子。
S.sinicaDiels木质藤本。
块根肥大,长圆形或不规则块状,外皮褐色。茎中空,有条纹,灰白色。叶互生,叶片盾状着生,阔叁角状圆形,先端突尖,基部平截,掌状脉,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花雌雄异株,聚伞花序腋生,花梗较叶柄短。核果扁卵形。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北广西、广东、四川、云南等省区,块根入药,称金不换。《全国中草药汇编》称华千金藤,别称山乌龟,金不换。《广西中草药》称山乌龟,南川《常用中草药》称地乌龟。《大山中草药》称地不容。
S.hernandifoha(Willd.)Walp.又称桐叶千金藤。
草质藤本。块根肥大。茎纤细具棱。叶互生、盾状着生,叶片叁角状圆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花雌雄异株,复伞花序腋生,花梗较叶柄短。核果近球形。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广西等地。块根入药称汝兰。《贵州民间药物》称山乌龟,千金藤,《四川中药志》称金线吊乌龟。
小结:
山乌龟药材有两类。一类是防己科千金藤属的多种植物的块根,是提取颅痛定的主要塬料;一类是葫芦科雪胆属的多种植物的块根。是提取齐墩果酸的主要塬料。山乌龟药材正品来源笔者认为应该是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广西地不容StephaniakwangsiansisH.S.Lo块根。其他不同地区的山乌龟分别是不同药材的别名,别名被称为山乌龟的药材主要有地不容、金不换、千金藤、白芍子、粉防己、雪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