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磨盘草简介磨盘草为锦葵科植物磨盈草的全草,全草各部位均可药用。全草味甘、淡,性平。根:味甘、淡,性凉。磨盘草归经:归肾经。在对苘麻属植物化学与药理作用研究方面,尤以对磨盘草的研究较为广泛和深入。磨盘草主要含生物碱类、黄酮类、皂苷及萜类化合物,具降血糖、平喘等多种药理作用。...
磨盘草为锦葵科植物磨盈草的全草,全草各部位均可药用。干燥全草主干粗约2厘米,有分枝,外皮有网格状皱纹,淡灰褐色如被粉状,触之有柔滑感。叶皱缩,浅灰绿色,背面色淡,少数呈浅黄棕色,被短柔毛,手捻之较柔韧面不易碎,有时叶腋有花或果。气微。
磨盘草分布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福建、台湾等地。常生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地带,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气候,生长适温在25-30℃,有药用价值。
金花草、磨挡草、耳响草、帽笼子、磨笼子、木磨子、磨盆草、苘麻、白麻、磨谷子、磨龙子、牛姑仔磨、复盆子、磨仔草、磨砻草、磨盘花、累子草、米兰草、帽子盾、四米草、研仔盾草
全草味甘、淡,性平。根:味甘、淡,性凉。磨盘草归经:归肾经。
在对苘麻属植物化学与药理作用研究方面,尤以对磨盘草的研究较为广泛和深入。磨盘草主要含生物碱类、黄酮类、皂苷及萜类化合物,具降血糖、平喘等多种药理作用。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甘,性平,无毒。"
②《本草求原》:"叶:甘涩,微温。"
清热,利湿,开窍,活血。治泄泻,淋病,耳鸣耳聋,疝气,痈肿,荨麻疹。
磨盘草的功效与作用可清热,利湿,涩肠,利尿,活血,益气通窍,祛痰润肺,祛风活血;用于泄泻,淋病,耳鸣耳聋,疝气,痈肿,荨麻疹,小便不利,头痛,中耳炎,重听,甲状腺,咽喉痛,睾丸炎等症。
在民间有人说;如果把这种草和米一起擂煮熟再加一点红糖一起吃食。可以起到健脾,止泻的作用。当有人的身上生了搭手、或者痈疮。因为这种草有能升清降浊,开窍活血的作用,所以可以用它来煎服或者外敷进行治疗。
①《生草药性备要》:"散风、盘热。耳鸣、耳聋,煲鸡、肉食亦可。"
②《本草求原》:"健脾,止泻,同米擂煮黄糖食。"
③《岭南采药录》:"能升清降浊,开窍活血,又捣敷搭手、痈疮。"
④《广东中药》Ⅱ:"治小肠疝痛,肾虚余沥,小便刺痛或小便浑浊,腮腺炎,骨蒸劳热。"
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疏风清热,升清降浊。治感冒高热不退,流行性腮腺炎,耳聋,耳鸣,甲状脓肿,遗精。"
全草含土木香内酯(alantolactone)和异土木香内酯(isoalantolactone),没食子酸(gallic acid);地上部分含亮氨酸(leucine),组氨酸(histidine),苏氨酸(threonine),丝氨酸(ser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对-香豆酸(coumaric acid),对-羟基苯甲酸(hydroxybenzo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延胡索酸(fumaric acid),对-β-D-葡萄糖氧基苯甲酸(β-D-glucosyloxybenzoic acid),葡萄糖基-香草酰基葡萄糖(gluco-vanilloylglucose),果糖(fructose),半乳糖(galactose),葡萄糖(glucose),β-谷甾醇(β-sitosterol),粘液质(mucilage)及C22-C44。烷烃(alkane);花含棉花皮素-8-葡萄糖甙即棉花皮甙(gossypetin-8-glucoside,gossypin),棉花皮素-7-葡萄糖甙即棉花皮异甙(gossypetin-7-glucoside,gossypitrin),矢车菊素-3-芦丁甙(cyanidin-3-rutinoside)。磨盘草还含挥发油,油中成分有β-蒎烯(β-pinene),丁香烯(caryophellene),丁香烯氧化物(caryophyl-lene oxide),桉叶素(cineole),牻牛儿醇(geraniol),牻牛儿醇乙酸酯(geranylacetate),榄香烯(elemene),金合欢醇(farnesol),龙脑(borneol)及桉叶醇(eudesmol)等。
对于小肠疝痛,肾虚余沥,小便刺痛或小便浑浊,腮腺炎,骨蒸劳热,感冒高热不退,流行性腮腺炎,耳聋,耳鸣,甲状脓肿,遗精。这些内,外科的常见病或者疑难杂症也都可以用磨盘草干全草30克煎汤服。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2两;或炖肉。外用:捣敷。
治过敏性荨麻疹:磨盘草干全草一两,猪瘦肉适量,水炖服。(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
附方
①治赤白痢:磨盆草子实,炒研为末,每次一钱,每日三次,饭前蜜汤送服。
②治痈疽肿毒:磨盘草子实一枚,研末,开水冲服;另取鲜叶与蜜或红糖捣敷患处。(功用主治以下出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